引言
近年来,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,非法证券活动也呈现多样化、隐蔽化趋势。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,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,国家持续推进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,重点打击网络非法证券活动。2025年,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对虚假发行、非法荐股、股市“黑嘴”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。作为投资者,如何识别骗局、防范风险?本文将结合最新监管动态,为您提供实用指南。
一、2025年“清朗”行动重点打击对象
1.虚假发行骗局
部分企业通过财务造假、虚构项目骗取上市或发债资格,上市后业绩“变脸”,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。
监管措施:证监会将强化IPO全链条核查,对欺诈发行实施“终身追责”。
2.非法荐股与“杀猪盘”
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、直播、微信群等渠道,以“内幕消息”“稳赚不赔”为诱饵,诱导投资者接盘或参与虚假交易。
监管措施:网信办联合证监会开展“清朗·打击非法证券信息”专项,清理违规账号、封禁黑产链条。
3.股市“黑嘴”与虚假“小作文”
个别自媒体或所谓“专家”散布不实信息,操纵市场情绪,配合庄家出货。
监管措施:建立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造谣传谣者依法追责。
4.伪私募与非法集资
以“高收益私募基金”为名,向不特定公众募集资金,实则资金去向不明,最终跑路。
监管措施:严查私募基金备案真实性,打击“空壳私募”。
二、投资者如何识别骗局?
1.虚假发行的“四步识别法”
查资质:通过证监会、交易所官网核实企业发行批文。
看财报:关注企业现金流、应收账款等核心数据,警惕异常波动。
辨项目:对夸大技术优势或市场前景的融资项目保持警惕。
防“包装”:警惕过度依赖“明星中介机构”宣传的企业。
2.非法荐股的典型话术陷阱
“老师带单,稳赚不赔!”
“内幕消息,明天涨停!”
“扫码进群,限时福利!”
记住:合法机构从不承诺收益,更不会通过社交平台荐股。
3.股市“小作文”的应对策略
对未经证实的市场传闻,优先通过上市公司公告、交易所信息披露平台核实。
不盲目跟风炒作,避免成为“接盘侠”。
三、防非打非,投资者该怎么做?
1.选择正规渠道投资
股票、基金等证券业务应通过持牌券商、公募基金等合法机构参与。
私募基金需核实管理人登记编号(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可查)。
2.提高风险意识
牢记“收益与风险并存”,对“低风险高收益”产品保持警惕。
不轻信“熟人推荐”“专家背书”,独立判断。
3.积极举报违规行为
发现可疑证券活动,可向以下渠道举报:
证监会12386服务热线
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平台
网信办“清朗”行动专项举报入口
四、结语:理性投资,守护财富安全
2025年“清朗”行动将持续净化资本市场环境,但投资者自身也需筑牢防线。面对复杂市场,请牢记:
信息核实是第一步
高收益承诺多是陷阱
合法渠道才是保障
保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,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生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