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广泛应用,非法证券活动花样不断翻新。“股市黑嘴”、非法荐股等骗局借助短视频、直播、社交群等渠道,以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的方式诱导投资者,导致不少人遭受重大损失。在全国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基金宣传月活动来临之际,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:提高警惕,理性投资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!
一、非法证券活动新趋势:隐蔽性更强、骗术更“高明”
1、自媒体平台成“重灾区”
不法分子利用短视频、直播、社交群等渠道,伪装成“财经大V”“投资导师”,通过夸大收益、伪造交易记录等方式吸引投资者。
部分“黑嘴”甚至利用AI换脸、语音合成技术,冒充知名分析师或金融专家,增强欺骗性。
2、“精准收割”套路升级
“免费荐股”引流:先以“免费股票推荐”“涨停板预测”吸引关注,再诱导投资者加入付费会员群或购买“独家内幕”。
杀猪盘”操纵股价:联合庄家散布虚假信息,诱骗投资者高位接盘后迅速砸盘,导致跟风者血本无归。
“AI荐股”陷阱:利用AI生成虚假行情分析报告,甚至伪造“高胜率”交易记录,骗取投资者信任。
3、社交裂变式传播
通过“邀请好友入群获免费课程”“分享直播间领牛股”等方式,诱导投资者拉人头,扩大诈骗范围。
二、投资者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证券活动?
1、牢记“三不”原则
不轻信:对“稳赚不赔”“高额回报”等承诺保持警惕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不转账:凡是要求向个人账户、不明平台充值或缴纳会员费的,极可能是骗局。
不盲从:勿因“大V推荐”“群友晒单”就跟风操作,独立判断是关键。
2、验证机构资质
在中国证监会官网、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、中国期货业协会官网等查询机构及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质。
警惕未备案的“投资顾问”“证券分析师”,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私人社交账号荐股。
3、警惕“高科技”骗局
AI生成的“专家”视频、语音可能以假乱真,投资者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。
对“智能投顾”“量化交易软件”保持谨慎,避免下载来路不明的金融APP。
4、理性投资,远离“暴富”诱惑
股票市场具有不确定性,任何宣称“100%盈利”的都是骗局。
选择正规金融机构(如证券公司、公募基金)的产品和服务,避免参与非法代客理财。
三、遭遇非法证券活动怎么办?
1、保留证据:截图聊天记录、保存转账凭证、录屏直播内容等,作为举报材料。
2、立即举报:
通过“12386”证监会服务热线、“中国投资者网”投诉。
向当地证监局或公安机关报案。
非法证券活动不仅损害投资者利益,还扰乱金融市场秩序。面对不断翻新的骗术,投资者需增强风险意识,坚持理性投资,切勿被“高收益”蒙蔽双眼。如发现可疑行为,请积极举报,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环境!
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投资需谨慎,防骗要当先!